选择分类:当前分类——当前分类
本站推荐:
证券公司如此欺诈千万股民!!
文章长度[5308] 加入时间[2006/7/1] 更新时间[2024/12/22 21:16:35] 级别[3] [评论] [收藏]


  一度噤声的股市黑嘴改头换面,在广播和电视中以证券资深分析师的面目示人,诱惑股民交费入会,赚得盆满钵满,散户巨亏血本无归……  



  多年从事证券咨询的李先生近日向《财经时报》曝料:广东、福建延伸至内地的一些只有十几人的证券咨询机构,通过在电视、广播台做股评节目,私下以坐庄股票为诱饵拉客入会,一年赚取会费数千万元。入会者在这些机构“指导”下买卖股票损失惨重。



  据李先生介绍,每个咨询机构会员少则三五百人,多则上千人。其会员按照入市资金量的不同交纳会费。一般“行情”是:资金量20、30万元到元百万元之间为普通会员,年费2、3万元,百万元以上为钻石会员,年费8、9万元。



  曝料人士估计,目前这类入会者全国范围约有10万人左右。以每位会员年交纳2万元保守估计,总费用高达20亿元以上。



  一批证券咨询机构正堂而皇之地利用电视广播手段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



  《财经时报》据此展开调查。



  前边坐台后边拉客



  在李先生的提示下,根据电视证券节目公示的电话,《财经时报》对深圳一家证券咨询公司进行了暗访,并全程录音。



  接电话的是一位姓费的男士,开篇即有煽动效应。自称以前供职某著名上市公司证券部,做过多年自营,因为选股精准业绩连年看涨,干脆离职给自己做了。先是操盘实战,后觉不过瘾,转做专业咨询分析师扩大“营业范围”,其优良业绩有对账单为证。



  不过,费称自己现在的岗位是公司市场部,只负责客户接待建档。公司有更优秀的“海归”。股票推荐要由“海归”担纲的包括研发部在内的好几个部门完成。公司还设有客服、财务等部门。



  据李先生事前讲,里面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部门叫“退费部”。其作用是,客户咨询过程中往往因亏损严重引起纠纷而找到他们追账,公司为此专配能言善道甚至法律工作者负责处理善后。记者就此询问,费称,没问题,我们有让客户满意的退费程序。至于是什么程序,费没有细说。



  费姓男士为表示“互信”,特别介绍这家咨询公司成立于2002年。之前即在电视台包有证券节目,私下则以300万元为门槛,吸收珠三角地区资金,直接操盘。2002年,证监会加大对证券咨询机构监管力度,转而成立证券咨询公司。公司节目在15个电视台不同时间档播出。



  费更自曝某省证管办副处长为该公司的副总——公司不仅拥有“护身金牌”,且有核心的庄股资源。并称目前坐庄的股票有3只,公司分析师均为过往某些著名庄股的操盘手等等。



  费压低声音透露,公司有运作资金27亿元,自有资金7个亿,去年营利2.5亿元。并称在今年4至9月,大盘跌掉500点的情况下,该公司收益率仍达到27%,并预测未来4个月收益可以达到70%。



  最后,费现身说法,其工资发下来就打入某个账户,其本人已是当地白领中的上层,身家财富两年内已翻了三倍,云云。



  当记者表示出兴趣时,费即告知,要想获得这样的高额回报,需要成为他们的会员。记者询问资金量在200万元左右的待遇时,费先生劝说可申请他们的钻石会员,每年度9万元会费,可享受比普通会员更尖端隐秘的资讯信息,更具有保障且有更大的赚钱机会。



  费称,“作为钻石会员,两个月后你会发现,我是你的福星”。



  但提到合同上是否可标明盈利保障时,费以证监会不允许承诺收益保障为由,拒绝签订类似条款。但表示,他们都是和庄家一起做的,绝对不会亏。



  当记者随机对电脑行情显示的中国武夷表示“兴趣”,并请其评点时,该人士竟然不知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土木工程建筑业,而告知记者“旅游资源不可复制”云云。



  李先生告诉《财经时报》,费所在的市场部实际上是公司的“拉客部”,当股民根据电视或广播提示的电话打进来时,市场部就要想尽办法把客人留住。其工资收入视其拉客结果而定,一般年薪5万元-20万元之间。



  分析师,李先生说,圈里戏称“坐台的”,也就是在电视广播里神侃股票的分析师,可谓公司的招牌。不过李先生说,但别看他在那儿说得欢,所言所点股票可不是他说了算,要由公司决定。公司只要求他在神侃的几分钟里必须要说完规定的某些话,而且必须发挥出高水平,独具说服力。分析师的工资要高出不少,年薪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



  “拉客的”与“坐台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组人,经常要全国各地换防,以免所推股票过多失算导致的“信用危机”。根据圈内经验,“换防”可以保证整个公司的运营活力。



  幕后投资人,也就是咨询公司老板乐得这两组人挣钱多,那意味老板挣得更多,毕竟大头在他手里掌握。



  李先生并就此提供了一个数字:每100个电话访问量中一般都能产出7-8个会员。每天打进来的电话几十到几百不等。10万元以下居多,但他们多接受愿意花费2、3万元年费的2、30万元以上资金量的会员,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钻石会员”也时有碰到,在他们算是钓到了“大鱼”。



  明做节目暗钓股民



  李先生讲,这种通过电视做证券类节目私下拉会员的模式来自台湾。前些年曾风行一时,但由于入会者赔多赚少,名声越来越差,近年难以为继后被引进到大陆。据说,目前福建的几档节目,均由台湾人投资,内地人运作,年收入上千万元。



  这些节目一般是由证券公司一年出资几百万元到电视台购买时段,自行制作所谓证券节目。李先生的另一个说法是,电视节目6分钟15000元,广播节目5分钟3000元,实质上就是一种广告。由于是以节目形式出现且有主持人和证券分析师和同出现,所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节目中,由电视台主持人主持,所谓资深证券分析师主讲,或专家分析评点股市大势,点评盘后个股,并反复提及某只被分析师“点中”的个股连续上涨等等。



  广播电台里的分析师则在一番恣情肆意的自我拉抬后,往往会说,今天我依然要告诉你们两只同样看涨的热股,最先打进来的一百个电话可以获知具体股票名称,主持人在一旁不断重复号码并且“老师”“专家”一个劲地吆喝,当股民禁不住诱惑拨打免费电话咨询时,便也算是咬上了钩。



  为什么这帮分析师总能点中个股?李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他们在初期尽量多点评几只股票,这样,其中部分上涨时,就反复提及。而没有涨甚而下跌的股票则只字不提。这样就给观众留下了分析师总能“胜出”的假象。



  至于分析师是否资深,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的一位朋友就去应聘电视证券咨询分析师。除了要求有证券从业资格外,还要求普通话要过关,五官端正,说话每分钟要达到122个字(话剧演员标准),讲话要自信,要有煽动力。李先生更直指电视上某些所谓的分析大师,几年前还是在某证券公司听他股评的“散户弟子”。



  此类入会会费按照资金量不同划分不同等级。或按季度或按年度与证券咨询公司签约。



  但证券咨询机构会以证监会规定“咨询机构不得向客户承诺收益”为由拒绝签订盈利保障条款。但私下大包大揽承诺百分百赚钱,收益比大盘走势高几倍等等。



  几位入会遭遇亏损的股民向《财经时报》说,入会后,咨询公司大多以短信方式告知股民,在何时、何价位、何仓位,购入或卖出哪只股票。



  但“指导”的结果是赚少亏多。北京一位何姓股民,半年内连入两家咨询公司,均被套牢,10万元本金亏去五成。一位律师加入福建某咨询公司,一个月交纳1万元会费,结果亏损几十万元。



  而由于合同上没有盈利保障条款,股民的利益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对于股民的投资损失,咨询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注册资本100万,有5名以上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分析师,便可注册成立证券咨询公司。上文提到的这些咨询公司,多是如此模式。



  有老板投资,招收5名分析师,租个办公室便可营业,更多的花销就是去电视台买时段。有些咨询公司甚至在注册时找齐5名有从业资格的分析师凑数,实际露脸的仅一两名分析师。



  李先生透露,这类公司老板根本不去上班,分析师也不坐班,公司只有前台小姐或市场部在。股民投资亏损找上门来,前台就以老总出差等为由搪塞。再加上没有法律依据,问题往往难以得到解决。碰上死缠烂打的就交给公司善后部(或者叫退费部)处理。



  法律空白监管缺位



  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证券咨询公司的监管,目前还是空白。



  虽然证监会《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电视台不得向任何机构和个人出租节目时间开办证券期货节目。但却同时规定,可以聘请有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个人做证券期货节目的主持人。二者区别细微,监管根本无从下手。



  同时,此类咨询机构只是对股民进行投资咨询,并未直接代替股民进行投资操作。因此,难以从法律上对其进行约束。



  《财经时报》查阅相关法规发现,目前,只有《广告法》对该类行为有所限制。该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纵是如此,电视证券类节目是否受该法约束,相关监管部门尚难界定。



  李先生认为,这几年虽然机构投资者大有增加,但散户投资者仍大量存在,他们获取和甄别信息的能力很有限。看电视、报纸、听讲座仍然是相当一批散户获得投资依据的主要渠道。因此,这类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加以规范限制。



  证券咨询业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的。2002年之前,在股市均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股市黑嘴大行其道。以当年的赵笑云、唐能通等为代表的股评黑嘴,搅起中国股市阵阵浊水。



  当时,较低层次的股评家靠写股评赚钱。据称,当年稍有知名度的撰稿人,办公室均配备数十台传真机。每周五下午收市后,一篇股评同时发向成百上千家证券媒体。当晚印刷次日见报。据此月收入高达四五万元。



  中层次股评家,则开热线招会员讲课。再高一步的,则像赵笑云、唐能通等人,利用市场缺陷制造自身影响力,达到了招手一呼,股价暴涨的地步。大量散户资金则按其意图出入某只个股,最终更发展为私募基金,甚至与庄家勾结,公然成为庄托,大赚黑钱,无数股民深陷其中。



  证券咨询业的混乱最终引起了监管层注意。随着1998年初《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的下发,及随后几年大规模整饬。2002年,以赵笑云东方趋势一类咨询公司被吊销执照、唐能通被证监会调查为标志,股市黑嘴彻底现形。证券咨询机构社会声誉丧失殆尽。



  至此,证券咨询行业似乎进入了沉默期。



  据《财经时报》了解,截至2003年国内具备证券咨询资格的机构有160多家,100家是独立的民营咨询公司,60多家是依附于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分析师2000多名。全行业80%亏损,营业额最高的也才4000万元。证券公司5大业务中,咨询为公司小盘业务。而独立的咨询机构,主要靠“卖报告”生存。但由于内部消息盛行,研究报告的价值难以得到认可,“卖报告”举步维艰。



  在此黯淡前途下,一批证券咨询公司开始另辟蹊径。



  依赖广播电视平台的影响力更大的证券咨询欺诈手段隐蔽而出。
1、 本站不保证以上观点正确,就算是本站原创作品,本站也不保证内容正确。
2、如果您拥有本文版权,并且不想在本站转载,请书面通知本站立即删除并且向您公开道歉! 以上可能是本站收集或者转载的文章,本站可能没有文章中的元件或产品,如果您需要类似的商品请 点这里查看商品列表!